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百科

院士寄语青年学生:成长为祖国需要的创新人才

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

“一路走来,院士哪一项成果对您最重要、寄语让您印象最深刻?”

台下的青年青年学生把问题抛给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都有为。学生新人

扎根磁学研究六十年,成长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、为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、国需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……论文著作等身。院士但都有为不假思索,寄语“最重要的青年成果是培养了人才。在我四十几个研究生中,学生新人有两个得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。成长”

这显然是为祖个出人意料的答案,但立刻引发现场掌声一片。国需

今年87岁的院士都有为仍在做这件事。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培养学生、做科普讲座上,“希望大家都成长为有创新思想、创新能力的人才。”

近日,这堂科学家精神思政课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研究所(以下简称十四所)开讲。老中青科学家就雷达、北斗导航、芯片等前沿科技做了生动科普,科学的魅力、科学家精神的光彩也在师生互动中涌流。

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紧密相连

十四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。“雷达是什么呢?雷达就像我们眼睛和耳朵,我们通常会把它称作‘千里眼’‘顺风耳’,它是通过发射电磁波来探测目标。我们国家的第一部雷达就诞生在这里。”全球首款C波段气象雷达设计师张兴海指向身边的314甲雷达模型,它是新中国第一部雷达,今年诞生70周年。

讲起十四所的雷达史,张兴海有一肚子话说。解放初期,十四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雷达研究所,老一辈专家们在没有任务借鉴和参数的情况下,通过反复测绘、分析,逐渐摸透雷达天线电路原理。

雷达可以用来看飞机、看导弹,保障军事活动,还可以用来看风、看云、看雨,提供气象信息。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气,雷达人从修配仿制到自力更生,从保障“两弹一星”到为“神舟飞天”护航,从国庆阅兵之时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,到珠海航展之际让先进装备闪耀世界,从筑牢国防实力到服务百姓生活,“祖国需要我们做什么,我们就做什么。”张兴海说。

2017年,他们成功地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研制了全世界第一部民航领域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。

“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和义务。”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雷达专家贲德感慨,科研是长期艰苦的脑力劳动,要有好品德、好本事,也要有好身体,把个人发展汇入国家发展的大潮中。面对一系列全新领域和尖端课题,一代代雷达人攻关科研,获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,使我国在预警探测领域部分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
“雷达人的选择,是把个人发展深深融入祖国的强军事业。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,把个人选择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紧紧相连,把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紧紧相连。”张兴海说。

以敢于首创的精神勇闯科研“无人区”

一辆新能源智能汽车使用芯片的数量大概是多少?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专家王育新把问题抛给同学们,答案是几千颗。

语音控制车窗、语音交互导航、360度环视,甚至智能辅助驾驶、自动泊车,这些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汽车芯片。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、消费、出口国,2022年我国生产了2718万辆汽车,其中新能源车700.3万辆,需要的汽车芯片越来越多。

“汽车刹车、转向等功能对芯片的要求极其严苛,出现严重故障的概率要低于十亿分之一,也就是千年才出现一次严重故障。”王育新说,汽车芯片开发时间长、要求高、难度大、投入高,从设计研制、进行车规认证、车型导入验证、最后到量产装车,会花好几年的时间,需要研究人员耐得住寂寞、忍得了失败。

“室内定位是世界公认难题,以创新手段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的使命。”2016年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蔚保国的这句话,让当时仍在读书的贾浩男至今难忘。如今他已经成长为一名青年科学家,担任北京冬奥会“时空盒”项目总师。

“时空盒”指北斗微基站室内外亚米级无缝定位系统,这一精准定位服务可以保证“冬奥不迷路”,它的投用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奥运场馆大规模高精度室内定位。

科研就是在“无人区”中爬坡过坎。贾浩男记得,“时空盒”的研发过程克服了信号衰落、多径效应等一个个阻碍,给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研制定位系统时,为了采集测试数据,他经常佩戴可穿戴设备不停地走,一个月走了60多万步,每天平均2万多步。以至于母亲给他打电话问:“儿子,你走那么多路干啥?”

最终他们提出新的算法,编写了5万行代码,编译调试上千余次,实现了室内外无缝定位能力。

在祖国的蓝天建设“自主天路”是中国指控学会青年科学家严勇杰的事业。16年前,他开启空管领域的指挥控制技术研究。

2019年9月25日,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,他和团队现场参与大兴机场通航空管保障任务。他们研发的场面监视系统在大兴机场成功投用,也是目前全球第一套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规定四级运行标准的系统。

场面监视系统被称为机场地面的“红绿灯”。 早在2007年,严勇杰就和空管团队一起在首都机场首次开展灯光引导建设,但六年多的探索没有开花结果,灯光引导技术没有得到成功应用。

但自主研发没有停步。虹桥、浦东、郑州、天津……各处机场见证了他们的论证和试验之路。从原型系统研发到重大技术专项攻关,系统慢慢成形、日臻完善,灯光引导系统最终在大兴机场成功落地。为了确保飞机滑行安全、提高滑行效率,他们还首创基于四维轨迹预测模型的冲突解脱算法。

“从北京首都机场到大兴机场,只要敢拼、勇于追梦,就一定能圆梦。”严勇杰感慨,“希望同学们能够争当创新者,以敢于首创的精神创造更多举世瞩目的‘中国奇迹’。”

分享到: